从今年 3 月 1 日起,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实施,这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年检的检验标准。新规最大的变化是,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同时,还将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进行检测。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 “热失控” 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 “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 65℃和 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 “热失控” 的临界温度。
此外,在《规程》中,还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和 DC/DC 变换器温度列为可选检验项目。这对于车主了解车辆健康状况,引导车检企业储备相关检验设备,降低车辆自燃风险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规程》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4000 万辆左右,这一新规的实施将影响众多新能源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