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电池技术的革新始终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核心动力。近期,长安汽车 “金钟罩” 全固态电池的亮相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长安汽车 “金钟罩” 全固态电池的亮眼表现
2 月 9 日,长安汽车在 “北斗天枢 2.0” 发布会展示了 “金钟罩” 全固态电池的原型样件,这一成果备受瞩目。据长安汽车透露,这款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400Wh/kg,这一数据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有着质的飞跃。凭借如此高的能量密度,在满电状态下车辆续航里程将超过 1500 公里 ,这对于饱受续航焦虑困扰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以日常通勤距离 40 公里计算,普通消费者一周仅需充电一次,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不仅如此,“金钟罩” 全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 AI 远程诊断技术,其安全性较传统液态电池提升 70% 。传统液态电池由于存在液态电解质,在高温、碰撞等极端情况下,容易出现泄漏、起火等安全隐患。而固态电池采用的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大大降低了此类风险。中科院研究员陈汝颂的研究显示,以氧化物为主的固态电解质,热失控初始温度超过 600°C,最高甚至可达 1800°C ,几乎杜绝了电池燃烧的风险。
长安汽车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十分清晰。预计 2025 年底将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6 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这一规划彰显了长安汽车在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大幅提升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是其吸引众多车企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约在 150 - 250Wh/kg 之间,而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应达到 400Wh/kg 及以上。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 “猎鹰” 锂金属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更是达到 480Wh/kg,比传统电池提升 1 倍以上 。高能量密度意味着在相同电量下,固态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能够为车辆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这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长途出行的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
安全性强,为出行保驾护航
安全性是汽车行业永恒的主题,固态电池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传统液态电池的液态电解质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存在泄漏或燃烧的风险。而固态电池通常采用陶瓷材料或聚合物材料作为固态电解质,不易起火且难以蔓延。当电池在过度充电、遭遇外力冲击或者短路等情况下,传统液态电池容易发生热失控,导致起火或自燃现象。而固态电池的出现,几乎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消费者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用寿命长,降低使用成本
从使用寿命来看,固态电池也表现出色。由于不含液态电解质,不存在挥发问题,材料本身更稳定,在使用中更抗老化,因此寿命大幅提升。三星公布的新一代固态电池,使用寿命可达 20 年。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样可达 20 年,且循环充放电次数远超传统电池。传统液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大约是 2000 次左右,而固态电池在 10000 次循环后,还能保持 90% 以上的容量 。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的全固态锂电池,在经过 20000 次循环后,仍能保持 71% 的容量 。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长的使用寿命意味着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也能使车辆保持更好的性能和保值率。

充电速度快,提升使用体验
在充电速度方面,固态电池同样具有潜力。传统锂电池在高功率快充时,液态电解质容易在高温下引发化学反应,导致电池过热甚至发生燃烧。而固态电池采用的固态电解质,耐热性和稳定性都远超液态电池,几乎杜绝了这种高温失控的风险。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固态电池不仅能在高电流快充时保持低温运行,还不会影响电池寿命。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固态电池,有望在 3 分钟内实现完全充电 。虽然目前完全实现快速充电的固态电池尚未大规模商业化,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电池在充电速度上超越传统锂电池只是时间问题,这将极大地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行业竞争激烈,固态电池前景广阔
目前,众多车企和电池厂商纷纷加大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竞争异常激烈。比亚迪计划 2027 年小批量生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在 2030 年将其应用于主流电动车型;宁德时代拟于 2027 年达到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水平;亿纬锂能计划 2026 年取得工艺突破、2028 年实现技术突破,推出 400Wh/kg 高比能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计划 2027 年固态电池小批量上车实验,2030 年实现量产 。
在全球范围内,中日韩三国的全固态电池企业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争相成为首个实现量产的企业。丰田计划在 2027 - 2028 年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三星和现代汽车也分别计划在 2027 年和 2025 年推出固态电池产品。QuantumScape、梅赛德斯 - 奔驰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 。
尽管固态电池目前还面临着技术难题有待进一步攻克,如 “固 - 固界面” 的接触性和稳定性差、离子传输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以及成本较高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有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 17.3GWh,到 2030 年有望超过 200GWh 的市场规模,2025 年至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65.8% 。
长安汽车 “金钟罩” 全固态电池的出现,为固态电池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固态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强、使用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等诸多优势,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应用的加速推进,它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