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圈又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奥迪 Q3 测试车搭载激光雷达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街头,这一现象预示着 L4 级自动驾驶距离量产或许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回顾奥迪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历程,可谓是几经波折。早在 2018 年,奥迪就前瞻性地与华为达成合作,当时计划率先在奥迪 Q7 上落地相关自动驾驶技术。然而到了 2019 年底,奥迪却做出取消 L3 项目的决定,转而将资源重新分配,重点投入到 L2 和 L4 级自动驾驶的研发当中。直到 2021 年,在无锡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奥迪才展示了结合车联网的 L4 级自动驾驶公开路测,不过当时演示路程仅为 6.5 公里。如今,奥迪 Q3 测试车搭载激光雷达进行路测,这无疑是其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当前的汽车智能化浪潮中,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感知路线之争一直备受关注。部分企业在 2024 年开始尝试纯视觉路线,例如小鹏、乐道、鸿蒙智行等。同时,像特斯拉自动驾驶负责人 Ashok Elluswamy 坚持 “视觉至上” 路线,特斯拉 CEO 马斯克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激光雷达,认为其成本高昂且是错误的解决方案。但从技术本身特性出发,激光雷达具备高精度、不受光照条件限制以及宽视野覆盖等显著优势,尤其在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方面,其在探测物体和发出相应指令的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就如 Waymo 联合首席执行官 Dmitri Dolgov 所说,激光雷达是 L4 级自动驾驶的 “光学安全带” ,其厘米级精度和多维数据流是纯视觉方案无法替代的底层保障。
从市场数据来看,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SAE)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前装激光雷达车型已达 47 款,较 2021 年增长 6 倍。中国市场在其中表现突出,2024 年车载激光雷达前装搭载率突破 8%,较 2022 年的 1.2% 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且中国激光雷达供应链本土化率从 2021 年的 45% 提升至 2024 年的 90%。以国内企业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为例,禾赛科技在 2024 年 12 月的激光雷达交付量正式突破 10 万台,预计 2025 年规划年产能将超过 200 万台;速腾聚创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的激光雷达累计销量达到 38.19 万台,同比大增 259.6%。这些数据都表明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强劲,其从曾经的 “贵族配件” 正逐渐向 “平民化核心传感器” 转变。
如果奥迪 Q3 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参考已有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如 2024 款奥迪 Q3 所配备的主动刹车辅助、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在 L4 级自动驾驶下,这些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与升级。车辆能够在特定场景下完全自主驾驶,自动完成交通信号识别、障碍物规避、超车变道、自动泊车入位、自动变道辅助、导航辅助驾驶甚至记忆泊车、远程召唤等一系列操作,极大地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对于奥迪品牌自身而言,这将是一次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的绝佳机会。在豪华汽车市场中,智能化水平正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奥迪凭借 Q3 率先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量产,将在同级别豪华品牌竞争中占据技术领先优势,吸引更多追求科技与创新的消费者。从行业层面来看,奥迪 Q3 的这一举措可能会引发行业内其他车企加速在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迈进。
虽然目前奥迪 Q3 搭载激光雷达进行测试,但距离真正的量产上市或许还需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需解决技术稳定性、法规适应性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问题。但无论如何,奥迪 Q3 测试车的这一表现,都让我们看到了 L4 级自动驾驶量产的曙光,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正加速到来,值得我们持续关注。